close


                   **期望學習帶來的是樂趣而非挫折**

最近有幾本新書講芬蘭教育,芬蘭政府在教育及研發上投入許多預算(每年10%的GDP),但這些投資漸漸的展現在國際競爭力上:2001年來世界經濟論壇(WEF, World Economic Forum)全球競爭力評比中,芬蘭總計四次奪冠;芬蘭的中學生在43個先進國家「學生基礎能力國際評量計畫」(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蟬連兩次冠軍,而2007年在WEF「高等教育人才訓練」評比中芬蘭也是高居第一!這些亮麗的成績使得全世界開始關注,究竟芬蘭做對了什麼?


教育是創造卓越芬蘭的關鍵!孔夫子講因材施教,這個理念的卻在芬蘭被實踐。對芬蘭的社會來說,教師都是一樣的好,學校教育一綱多本,引導獨立思考是重要的關鍵,社會以信任為出發點給教師最大的發揮空間,使教師在教育中找到自己的成就及成長;對芬蘭的教師來說,不放棄每一位學生是他們的堅持,對於相對弱勢的學生,甚至分配給較多的教育資源,盡量把因立足點不同而造成的能力參差降到最低,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施教方式,在芬蘭沒有「後段班」,只有「引導班」,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老師安排他們外出實習再回來教室中分享心得,秉持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原則,也教導學生不要放棄自己。


反觀台灣教育,現今雖實施教改,填鴨的本質依舊沒變,差別只在於聯考時代填國數史地理化學科,現在的孩子得增加更多科目,如英文、鋼琴、心算、才藝,學生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每天學習的出發點在於不落人後,補習也是深怕沒了競爭力,樣樣得拚資優,科科都要爭第一,如果成績不如人落到了資源不足、師資不優的班級或學校,受到的教育與最高學府相差一大截,在學校林立大學入學率幾乎百分之百的教育體制裡學生並無法平等的受教育。


其實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多元的教育方式有助於學習,在Colline Rose & Malcolm J. Nicholl所著「學習地圖」(此書目前已絕版)中解釋學習智能的八大類,分別為1語言文字、2邏輯數理、3視覺空間、4身體動覺、5音樂、6人際、7自省、8博物學(此理論出自認知心理學專家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論Multiple Intelligence),一般學校教育著重於語言式以及數理邏輯式的教育,若是個使用圖像或音樂較容易記憶的學生便較難在目前一般的學校教育中拿到好成績,遭受到比邏輯或語言學習能力強的同學更多的挫折;若是學校教育開始採用多元方式教學,更有助於提升學習興趣及學習功效。


多元教育已有前例1992年芝加哥的教育學者開闢了一個藝術與教育合作的計畫簡稱CAPE(Chicago Arts Partnerships in Education)利用地方政府與民間基金會的資金讓藝術家與學校教師結合,將舞蹈、音樂、戲劇與數理、語言、自然科學等課程融合,在這個計畫中幼稚園孩子透過肢體動作來了解形狀;國小學生可能共同編創一首曲子將地方歷史寫入其中;高中生由傳統技藝藝術家指導親手操作染布技巧,再由化學老師講解染劑成分及纖維構造等。這樣多元的教育方式除了增進學習興趣更激發孩子的學習能力及創造力。幾年後教育學者對這些計畫中的孩子進行評估,發現他們在寫作、閱讀、創意思考、決策力、責任感等都遠遠超過一般學生,也較容易與他人團隊合作,由此可知多元的教育方式不僅僅有趣而已。這個學習計畫後來也推廣至美國其他城市、加拿大、英國等。台灣其實從去年開始已有民間基金會編列預算,邀請各演藝團體提案與學校合作進行這項計畫(今天應是第二年),雖落後西方國家十多年,但畢竟是個開始。


去(前?)年「三隻小豬」成語事件與杜大部長的諸多行為在媒體與社會上鬧得沸沸揚揚,政黨輪替後各個領域的前執政黨施政分析紛紛出爐,除了與大眾切身相關的經濟環境分析,這十餘年經歷大改革的學校教育及升學制度更是討論重點,說實在的,我考完大學聯考後再也沒有搞清楚過升學制度,我曾很認真的問過在學中學生,但在他們模糊的解說下,我還是決定放棄Update,但我知道的是多元的入學方式並不等於多元的教育方式,如不是由教育方法本身著手,光是更改教育制度能收到多大的成效?只是現今學生的補習科目多元化罷了!教育絕對是立國的根本,但教育政策也絕不可能立竿見影,在新執政團隊與社會大眾共同拚經濟的同時,是否有誰可以來著眼著手於教育好好整治一番?




其實這篇比較像是我的讀書備忘錄,我並沒有特地去找這些資料,只是最近湊巧看了這些資料,雖是從教育、學習、藝術不同點著眼,在我看來卻有其相關,於是做了點整理。我曾在我的”開格”文章
《孩子.家長.教育......》中提到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會與很多孩子相處(現在換了部門接觸的年齡層減少了些),看他們這麼辛苦的在受教育難免覺得心疼,想要訓練他們富創意、有獨立思考能力,光靠家長或是少數有心的老師是不夠的,期待更多人正視教育的問題(無論是學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許多的現象如能由政府政策推動肯定事半功倍,也才能真正落實資源共享大眾受惠。

*參考資料*
蕭富元等。《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2008年。 

陳之華。《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台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08年。
 
柯林羅斯Colline Rose。《學習地圖》。台北:經典傳訊,1999年。 

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7種IQ》Frames of Mind。台北:時報出版社,1998年。 

張華芸。<培育未來人才藝術不能缺席>。《天下雜誌》。2001年11月15日。頁106~1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