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冬至"是我"煮了一大鍋鹹湯圓**

 

 

猶記小時候的冬至,因為祭祀(以及嘴饞)需要,家裡總會準備湯圓,我們的手工湯圓不使用現成的糯米粉,直接由一顆顆細白結實的糯米開始:

 

 

前一天先向米店訂糯米,要搓湯圓的這天到米店拿回磨好的米漿,米漿必須裝在棉布袋中,再將袋子用麻繩緊緊的綑在長板凳上,上面還要壓一顆大石頭,目的是讓米漿中的水分流出,到了傍晚,米漿沒了水分結成一大塊才能用來製作湯圓;拆開棉布袋後,先切一小塊硬糯米塊用熱水煮熟當成粿種,煮熟的粿種就像麻糬,生的糯米塊剝成小塊,慢慢的混入粿種中搓揉,揉勻後搓成長條狀再掰成一粒一粒便可以開始搓圓成湯圓了;之前的繁複搓揉工作通常是爺爺奶奶完成,接下來小蘿蔔頭(也就是我們)就會突然冒出來搶著搓湯圓,邊玩邊比賽誰可以一次搓最多顆,爺奶則是邊嫌我們動作慢邊忙著搓,在他們眼裡我們不是來幫忙的,根本就是來亂的!

 

 

離家在外多年,年底的這個時候,就學時大概是逼近期末考,工作時幾乎忙著結案,很少特意回家過冬至。居住淡水時,曾有一年巧遇假日,因為想念家鄉的冬至鹹湯圓,便興起自己來煮一鍋的念頭。

 

 

想了就做,首先打電話詢問米媽烹調細節,接著便上街採買;鹹湯圓的食材中除了吃得到的湯圓、茼蒿,爆香的食材其實也不少,但這年我只買了香菇跟蝦乾,而這蝦乾幾乎讓我跑遍的水碓仔的雜貨店,原因是我們家裡稱這種橘橘較大隻的蝦乾為ㄉㄨㄥ ㄏㄟˊ”(台語),而北部使用的名稱是 ”金鉤ㄏㄟˊ”,問了好幾家都不知道我說的 ”ㄉㄨㄥ ㄏㄟˊ”是什麼,最後遇到一位從南部來的老闆我才順利買到,也是這位老闆告訴我北部人的用語,因為貪吃湯圓竟然還意外上了一課。(補充教材:有一種更小隻幾乎沒有肉的米黃色蝦乾我們稱作”ㄏㄟˊ 逼”)

 

 

那年的鹹湯圓滋味我已不復記憶,其他的數年幾乎都是在租賃處煮煮桂冠花生芝麻湯圓打發,偶爾有朋友邀約上街吃湯圓,吃的也多是甜湯圓。今年搬回家鄉,終於可以重溫小時候的幸福滋味,早早看好冬至日期,卻發現冬至當天是固定北上的週三,前一週週末嘟嚷著好不容易在家卻吃不到冬至圓,米爸竟說冬至鹹湯圓都是前一天晚上吃的!原來我誤會了這麼多年,但管它的,反正今年可以名正言順的吃到家裡的鹹湯圓!

 

 

接下來,更大的誤會來了。

 

 

以前家裡煞有其事的製作手工湯圓,爺爺走了奶奶健康大不如前早就不做了。然後,冬至前一天是上班日的週二,這天是誰要準備晚餐?那不就是我嗎?那是誰會煮湯圓給我吃?我想太多了,根本是我煮湯圓給一家子人吃,結果,那所謂家鄉味的鹹湯圓變成我的實驗性烹飪作品。因為是冬至,因為按著節氣吃東西會開運的說法,我極力遊說每個人要終結掉那一大鍋湯圓,沒有人反抗,奶奶還因為一下吃太多太撐了就地躺在客廳椅子上揉起肚子,我想這代表我煮得還不算太糟吧!

 

 

現成的湯圓口感不像自家製作的手工湯圓那般新鮮軟嫩,我的偽家鄉味也做不出記憶中的香氣,但,這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湯圓圓圓人團圓的冬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